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姜维:协同攻坚,推动板带材轧制高精度、智能化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4-21 00:00
“开发出多品种、高品质、长寿命、高耐磨的轧辊,助推板带材轧制工艺高精度、智能化发展,需要轧辊企业和钢铁企业共同持续攻坚。”4月1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表示,越是在行业下行的时期,产业链协同作用越发重要;钢铁企业要加强与轧辊行业的沟通交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立足长远,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轧辊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年来,我们见证了轧辊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传统的铸造轧辊到现代的精密锻造轧辊,从单一材质到复合材质,从普通轧制到高精度轧制,技术的不断突破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实现了连续轧制时间长、辊面温度高、表面质量要求高、辊型保持能力高。”姜维说。
据他介绍,我国已成为轧辊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全国80多家轧辊企业年产能约100万吨。同时,随着我国轧辊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我国轧辊出口规模也迅速增加。2019年—2023年,中国轧辊对外出口金额由31.03亿元增长到45.01亿元,年复合增长9.74%。
姜维表示,目前,国内轧辊的总体制造能力已完全能够满足国内钢铁企业的轧钢需求,中、低端产品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同时出口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档优质产品例如高速钢宽带轧辊,仍存在一定量的进口需求,这为我国轧辊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姜维坦言。
姜维分析,从进出口单价来看,进口轧辊的平均单价显著高于出口产品,这反映出我国出口轧辊主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而进口产品则多为高档优质产品。“特别是在热轧辊领域,我国热轧辊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国内市场存在中低档产品过剩、厂家无序竞争的情况。”姜维说,可以看出,我国轧辊行业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方面仍有待提升。
从轧辊行业的产业结构看,国内轧辊企业规模偏小,其装备水平及工艺技术相对滞后。小型及低端轧辊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份额正逐步向那些综合实力雄厚、产品声誉卓越且品牌形象优良的企业集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轧辊企业逐渐展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态势,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姜维说。
产品结构调整,呼唤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姜维表示,目前,钢铁行业产品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制造业用钢占比已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3年的48%,且还呈进一步上升的态势,板管比也将进一步显著提高。“产品结构的调整对轧辊行业将是充满想象的商机,需要钢铁行业、轧辊行业共同研究,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满足市场需求。”姜维说。
为此,姜维为轧辊行业发展提出6点建议。
一是加大科技研发与创新投入。我国轧辊企业应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动与高校、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升轧辊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以适应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二是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轧辊企业应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建议轧辊行业进一步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轧辊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强区域合作,推动轧辊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建议轧辊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是推动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轧辊企业应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同时,推动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物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是拓展国际市场与加强国际合作。随着我国轧辊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轧辊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保障企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