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快约500一次_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_快餐3小时100元不限次数电话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31

2024-07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4月12日,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行业协会商会实际,研究部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为促进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社会工作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刘钊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柳拯主持会议并对有关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要求,要深入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充分认识到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行业协会商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政治要求,是增强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必然要求,是在行业协会商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是行业协会商会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从实际情况看,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存在党纪意识淡薄、内部治理不完善、违纪违法时有发生和监督难、监督软、监督散等问题。要直面问题、找准症结、划出红线、筑牢底线,切实认识到行业协会商会不是纪外之地、法外之地,进一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严肃监督执纪执法的紧迫感,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严肃党的纪律,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使党员做到学纪、知纪、明纪、畏纪;加强会风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深化专项治理,整治整改行业协会商会突出问题。要加大监督执纪查处力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三不腐”,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向行业协会商会纵深推进,涵养积极健康、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行业协会商会力量。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党中央对于加强党对行业协会商会的全面领导、推进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以党的建设新成效引领保障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在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锚定目标任务,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牵引,以加快理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为重点,着力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要坚持全面从严,纵深推进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正风肃纪反腐,切实维护纪律刚性,坚决纠治“四风”顽疾,不断提高监督执纪水平。要把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推进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实施,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会议还就中央社会工作部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社会工作部纪检监察组联合印发的《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落实工作进行了部署,推动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监督体系。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委、纪委有关同志,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负责人等700余人参加。

13

2024-06

向创新要动能,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随着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以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新三样”持续畅销海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热词,光伏行业作为新能源以及新兴产业的重要代表,如何更好践行新质生产力和“双碳目标”,备受关注。 历经近十年从受制于人到世界领先 “双碳”目标下,我国太阳能发展取得瞩目成绩。 数据显示,到2023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9.2亿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3.9%;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1亿千瓦(其中光伏装机占比99.9%)增长了55.2%,占比达到20.9%。2023年,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达2.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5%;并网分布式光伏新增9629万千瓦,同比增长88%,占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比重达到44.6%。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从以前‘三头在外’受制于人,到今天引领世界光伏产业发展,行业经历了近十年。2023年,我国在光伏主要生产环节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超80%,生产了全球90%以上的多晶硅、约98%的太阳能硅片、85%以上的太阳能电池、80%以上的光伏组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副主任委员王志轩表示,如今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光伏制造业、光伏发电装机量、光伏发电量均位于世界首位,引领全球能源转型。作为出口“新三样”之一,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亮丽名片。 创新是破解行业“内卷”的利器 2023年,产能过剩、“内卷”、价格战成为光伏行业的关键词。如何保持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领先地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光伏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核心要素。 “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几个关键词:技术革命、创新配置、产业升级、生产率、高质量等。光伏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的关键正在于不断地进行全方位创新,从而实现竞争力的不断升级。运用数智化技术指导运营生产,可以增加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探索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可以增加光伏发电效益与应用场景;以智能运维技术维护电站,可以降低发电维护成本,保证产出。可以说,光伏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成果,就是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方向和达到的效果。”晶澳科技副总裁祝道诚表示,光伏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排头兵”,应该以技术创新为关键发力点,不断增强我国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形成绿色可持续增长的经济新动能。 在2023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会议上,“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在政策引导和产业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迭代、生产力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就光伏装机而言,这意味着光伏装机容量将从2022年的1055吉瓦增加到2030年的5457吉瓦。在此背景下,光伏场景应用需要不断打开,以适应装机需求。考虑到2030年以后,全球各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光伏场景应用更要持续开拓,海上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消费级光伏产品等或都将迎来大发展。为了让更多光伏应用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光伏产业需继续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不断开拓创新,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树立良好榜样。”祝道诚说。 智慧制造加速创新蝶变 什么是光伏企业不易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在长期从事光伏产业的卢洋看来,智能制造是光伏企业的核心资产,“智能化手段不仅可以解决生产流程上的问题,也是企业加速技术研发的‘放大器’,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他说。 智能化如何让企业创新更进一步?日前,中国城市报记者来到了我国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的晶澳科技合肥智慧工厂,只见几个工人正在盯着屏幕进行检测工作,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是各种机械臂以及自动化生产线有序忙碌。晶澳科技合肥基地质量部工作人员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2012年晶澳开始扎根合肥,并将组件业务落在这里,经过10年的不断发展,2022年,合肥基地实现组件销售12.07吉瓦,实现产值212亿元。 中国城市报记者在这座智能化的工厂里看到,一条环形轨道连接各条线上料口,一辆辆有轨制导车辆(RGV)驮着沉重的物料,平稳且快速地在轨道中滑行,机械臂将物料从RGV上抬起后再放入相应的生产线,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需要任何人员的参与。一片片的电池片,经过一系列自动化加工工序变成一块块的光伏组件,仅有一些相对复杂的工序以及检测工作由人工辅助来完成,其余的步骤几乎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 目前晶澳合肥智慧工厂的生产线可以实现无人搬运、自动分类、自动包装,机械自动化生产率达90%。同时,工厂配备业内先进的全过程智能检测技术和全自动智能物料配送系统。 然而,智慧工厂的不断发展并不意味着人力资源不重要,相反,在智能化的推动下,光伏行业迅速扩张,对人力的需求有增无减。 “在合肥市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下,合肥晶澳已经从2012年的投产500兆瓦组件,发展成如今的光伏产业园,带动就业4000人,成为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同时我们在2023年推出了n型DeepBlue4.0Pro系列产品,其中,2465毫米×1134毫米的72版型旗舰组件最高量产功率达到635瓦,转换效率达22.8%,是目前行业182系列组件中功率最高的产品。”工作人员介绍,如今,主流P型电池的转换效率几乎接近理论极限,新的n型电池的TOPCon技术工艺可以和现有的发射极和背面钝化电池(PERC)产线兼容,成为目前落地较快的新技术路线。从成本上看,TOPCon产品的成本有望与PERC产品打平,在实际发电方面将更具竞争力。因此,n型电池的TOPCon技术也成为合肥晶澳在未来电池材料方面主攻的要点之一。 “合肥晶澳的爆发式增长是合肥光伏及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自2012年以来的10年间,合肥地区光伏装机规模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10月底,合肥地区光伏并网总容量达合肥地区光伏并网总容量达3359.97兆瓦,位列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安徽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营收排名位居全国前三。近年来,合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光伏下乡”“渔光互补”等创新方法,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全面开花,对于光伏企业而言,安徽省的产业链配套能力非常优秀。

06

2024-05

广交会闭幕,24.6万境外采购商参会创历史新高

第135届广交会5日在广州闭幕。自4月15日开幕以来,共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下参会,比上届增长24.5%,创历史新高。 广交会新闻中心主任、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周善青说,统计显示,本届广交会接待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16万人,比上届增长25.1%;欧美采购商5万人,比上届增长10.7%。中美总商会、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加中贸易理事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商会、澳大利亚维州建筑业协会等119家工商机构,以及美国沃尔玛、法国欧尚、英国特易购、德国麦德龙、瑞典宜家、墨西哥科佩尔、日本似鸟等226家跨国头部企业均线下参会。 本届广交会线下出口成交247亿美元,线上平台出口成交30.3亿美元,分别比上届增长10.7%和33.1%。其中,参展企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交138.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3%。 周善青说,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共有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680家企业参展,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企业占比64%。土耳其、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等展团拟下届继续组团参展。 本届广交会线下展闭幕后,线上平台将继续常态化运行,同时将在线上组织系列精准贸易对接和行业主题活动。第136届广交会将于今年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 广交会全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创办于1957年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广交会由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有着“中国第一展”的美誉,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30

2024-04

国内宏观预期改善 全国镀锌管市场五月份能否迎来转机

概述:回顾4月份国内镀锌管市场,镀锌管价格跟随原料走势整体小幅上涨。据市场了解,随着气温逐步回升,下游开工项目逐步增加,终端需求逐渐恢复,整体出货较上月有所增加,贸易商利润好转,心态有所缓和。展望5月份全国镀锌管市场,气温不断升高,雨季即将来临,需求短期内或将维持现状,按需拿货为主,那么全国镀锌管价格将会如何演绎?下文笔者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原料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增加 4月国内镀锌管价格稳中有升 价格 4月份天气渐暖,终端需求逐渐恢复,加之原料焦炭三轮提涨落地,国内镀锌管价格震荡上扬。据Mysteel数据显示,截止4月28日全国镀锌管以4寸*3.75mm为例均价4725元/吨,月环比增加35元/吨,年同比减少310元/吨。目前镀锌管底部支撑仍存,贸易商库存量维持正常水平,随进随出为主,市场心态偏谨慎,若5月1日焦炭四轮提涨顺利落地,或对钢材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届时镀锌管价格易涨难跌。 二、 需求逐步释放 成交有所好转 成交量 二季度以来,建筑行业复工情况有所增加,市场需求有所修复,带动了镀锌管成交量的回升。据Mysteel数据统计,截止4月28日全国178家焊管贸易商样本企业的镀锌管成交量达到了13324吨,月环比增加了1933吨,年同比减少了1878吨。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阶段,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犹存,商家出货情况一般,在此种情况下,商家亦不敢进行大幅度补库,短期需求或得不到扩量释放。 三、供强需弱转向供需紧平衡 原料带钢价格有所上涨 带钢价格 进入4月份,原料355带钢市场价格随着黑色系期货飘红逐步走高。据Mysteel数据统计,截止4月28日唐山355带钢价格3680元/吨,月环比增加了150元/吨,年同比减少了30元/吨。原料价格上涨动力较强,或对镀锌管价格有一定支撑。据悉,随着成材需求的持续释放,钢厂即期利润的上涨,带动生产积极性回升,钢厂利润得到修复,镀锌管价格短期内或有望坚挺。 四、总结 今年中国计划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按照专项债券工作职责分工,国家发改委对地方报来项目的投向领域、前期工作等进行把关,完成了今年专项债券项目的初步筛选工作,目前已推送给财政部并反馈给各地方,财政部正对项目融资收益平衡等进行审核,各地也在提前做好项目准备工作。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也在加快建设实施。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工作,将增发国债资金落实到约1.5万个具体项目。且根据Mysteel统计,由于5月专项债发行速度或将加快,基建需求将有所支撑。 综合来看,进入5月,虽已经不是“金三银四”旺季,但考虑到今年需求回暖滞后于往年,季节性旺季虽迟但至,并未消失,且需求端有正在逐步改善迹象。宏观政策方面,发改委连续强调:“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举措落地,并且推动2023年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有利于需求预期或有进一步提升。预计5月份全国镀锌管市场价格或将稳中偏强运行。

21

2024-04

姜维:协同攻坚,推动板带材轧制高精度、智能化发展

“开发出多品种、高品质、长寿命、高耐磨的轧辊,助推板带材轧制工艺高精度、智能化发展,需要轧辊企业和钢铁企业共同持续攻坚。”4月1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表示,越是在行业下行的时期,产业链协同作用越发重要;钢铁企业要加强与轧辊行业的沟通交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立足长远,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轧辊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年来,我们见证了轧辊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传统的铸造轧辊到现代的精密锻造轧辊,从单一材质到复合材质,从普通轧制到高精度轧制,技术的不断突破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实现了连续轧制时间长、辊面温度高、表面质量要求高、辊型保持能力高。”姜维说。 据他介绍,我国已成为轧辊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全国80多家轧辊企业年产能约100万吨。同时,随着我国轧辊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我国轧辊出口规模也迅速增加。2019年—2023年,中国轧辊对外出口金额由31.03亿元增长到45.01亿元,年复合增长9.74%。 姜维表示,目前,国内轧辊的总体制造能力已完全能够满足国内钢铁企业的轧钢需求,中、低端产品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同时出口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档优质产品例如高速钢宽带轧辊,仍存在一定量的进口需求,这为我国轧辊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姜维坦言。 姜维分析,从进出口单价来看,进口轧辊的平均单价显著高于出口产品,这反映出我国出口轧辊主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而进口产品则多为高档优质产品。“特别是在热轧辊领域,我国热轧辊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国内市场存在中低档产品过剩、厂家无序竞争的情况。”姜维说,可以看出,我国轧辊行业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方面仍有待提升。 从轧辊行业的产业结构看,国内轧辊企业规模偏小,其装备水平及工艺技术相对滞后。小型及低端轧辊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份额正逐步向那些综合实力雄厚、产品声誉卓越且品牌形象优良的企业集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轧辊企业逐渐展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态势,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姜维说。 产品结构调整,呼唤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姜维表示,目前,钢铁行业产品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制造业用钢占比已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3年的48%,且还呈进一步上升的态势,板管比也将进一步显著提高。“产品结构的调整对轧辊行业将是充满想象的商机,需要钢铁行业、轧辊行业共同研究,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满足市场需求。”姜维说。 为此,姜维为轧辊行业发展提出6点建议。 一是加大科技研发与创新投入。我国轧辊企业应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动与高校、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升轧辊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以适应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二是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轧辊企业应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建议轧辊行业进一步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轧辊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强区域合作,推动轧辊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建议轧辊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五是推动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轧辊企业应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同时,推动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物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是拓展国际市场与加强国际合作。随着我国轧辊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轧辊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保障企业利益。

16

2024-04

央行:要有力有序有效处置存量风险,遏制增量风险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4年金融稳定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有关要求,总结2023年金融稳定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形势,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系统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评估框架,坚持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会议指出,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风险总体收敛。2023年,银行、保险、证券业金融机构主要经营和监管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有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金融稳定系统要持续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24年金融稳定工作。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防和灭的关系,持续有效防控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加强从宏观视角对金融稳定总体形势的分析,健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完善系统性风险认定机制,强化风险提示和早期预警。要有力有序有效处置存量风险,进一步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风险早期纠正机制,遏制增量风险。要持续完善风险处置机制,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有关司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09

2024-04

李强:要提升宏观政策向微观传导落地实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8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张宇燕、伍戈、彭文生、白重恩、顾捷、张少明、李仙德、姜英武等先后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虽然困难挑战依然不少,但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市场信心增强。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宏观政策、做好经济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认真听取专家企业家发言后,李强指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靠前发力实施宏观政策,突出做好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工作,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用力,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同时要清醒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还需下功夫解决。我国发展具有坚实基础、诸多优势和巨大潜能,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李强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必须抓紧抓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的细化落实,推动各项部署加快落地见效。要继续固本培元,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发挥政策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强化组合效应,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系统破解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要注重精准施策,抓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这个关键和有效需求不足这个突出矛盾,提升宏观政策向微观传导落地实效。要坚决守牢底线,标本兼治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把民生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以发展思维看待补民生短板问题,把民生实事一件件办好。 李强希望专家学者扎根现实、深入研究,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希望广大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积极开拓市场、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 吴政隆参加座谈会。

02

2024-04

天津出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改造

从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天津市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日前正式印发,鼓励全市钢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推广新应用、拓展新市场,成为转型升级的推动者、受益者。未来4年,天津钢铁工业将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改造。 据天津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方案》突出钢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钢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与全市方案“一企一策”制定转型升级措施,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上发力,围绕轨道交通、能源、汽车、装备、船舶及海工等市场需求,开发圆钢、船板、高压容器钢板、高端深地深海油套管、光伏用钢等先进适用产品,进一步提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统筹京津冀资源,鼓励上下游优势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及高校,围绕新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生产工艺提升等开展协同创新。 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改造方面,《行动方案》指出,全市相关企业要加快发展电炉钢,同时要积极探索氢冶金、低碳冶金等先进技术,主动学习对标全国先进钢铁企业,进一步提升绿色水平;要推动能效水平提升,支持企业开展“极致能效”改造工程,具备条件的企业争取达到能效标杆水平;要推动独立热轧企业对照环保绩效引领水平进行改造升级,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采用新能源车辆运输。 据了解,未来4年,天津将加快推进钢铁工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支持企业建设排产与制造执行、能耗与物流跟踪、质量与设备监控、安全与环保管理为一体的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 1234...10 >